CATTI笔记法在口译中如何使用?

羽顿CATTI
2025-07-14

CATTI笔记法口译中辅助记忆、梳理逻辑的核心工具,需通过符号体系、结构布局与信息筛选实现高效记录,帮助译员在高压环境下快速还原原文内容。羽顿CATTI将详细描述总结全文。

符号体系构建

口译笔记需减少书写负担,通过符号、缩写和逻辑标记提升记录速度。例如,用“↑”表示增长,“↓”表示下降,“∵”表示原因,“∴”表示结果;专有名词如“经济”缩写为“e”,“社会”缩写为“s”。数字单位需重点标注,如“60万”需明确是“600,000”还是“60万人民币”,避免混淆。符号设计需符合个人习惯,例如用“Z”代表“人民”,用“人”的偏旁“亻”表示“信心”,确保瞬间识别。

结构布局优化

笔记应采用纵向梯形结构,每行记录不超过三个意群,避免横向书写导致视线跳跃。意群间用“//”分隔,段落或长句结束时用明显符号(如“∥”)标记。例如,中文流水句需断句为独立意群,横向记录主谓宾,纵向排列并列成分(如“(”表示并列宾语)。若两个意群逻辑紧密,可用箭头连接,提示使用从句或分词整合。这种布局使笔记逻辑一目了然,翻译时能快速定位信息层级。

信息筛选原则

笔记需聚焦核心信息,避免逐字记录。重点记录原文观点、逻辑关系、关键概念及数字、专有名词等细节。例如,听到“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”可简记为“xi”(“xi”代表“CPC”,“”代表领导);“稳中有进,稳中有好”可提炼为“三→”(“三”表示“稳”,箭头表示进展)。冗余信息如修饰词、重复表述需省略,确保笔记精简。经验丰富的译员甚至仅用符号或脑记完成短段落翻译,减少对笔记的依赖。

CATTI笔记法在口译中如何使用?


笔记法需通过持续训练形成条件反射,从符号记忆到结构布局,逐步构建个性化体系。实践中需平衡脑记与笔记,避免过度依赖书写而忽略听力理解。羽顿CATTI相信通过模拟真实场景(如嘈杂环境、快速语速)训练,提升反应速度与笔记解读效率,最终实现“笔记为脑记服务,脑记主导翻译”的协同效果。

分享
下一篇:这是最后一篇
上一篇:这是第一篇